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简介
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春城昆明。学校创办于2001年,是一所工科为主,经、管、文、法、理、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。学校现有高新、空港2个校区,占地面积922亩,主校区为空港校区,位于昆明空港经济区。
建校20余年来,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累计为国家各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29000余名专业人才,为云南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供给、培养急需应用型人才、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、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学校是“云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”“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”“云南省优势特色民办本科院校”“云南省民办示范学校”“云南省教育厅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学校”“云南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”。学校通过了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“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”;获得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。
学校设有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、建筑工程学院、经济管理学院、语言文化学院、法学院、理工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体育课教学部,开办40个本科专业,其中物业管理、监狱学2个专业是省内高校中唯一开设的专业;测绘工程、建筑学、工程造价、工商管理、自动化专业是省级一流专业;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;建筑学、土木工程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;建筑工程学院、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是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单位。
学校注重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协同育人。学校建有津桥学院-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、津桥学院-思科网络技术学院;云南省高校BIM装配式工程研究中心、云南省高校数字化学习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工程研究中心;云南省高校绿色铝模板、云南省高校智能制造等重点实验室、津桥学院-STC联合实验室。近年来,学校加大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、思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、甲骨文(中国)软件公司、泰克网络实验室等多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力度,构建人才培养基地及就业实训基地。目前学校拥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30余个,为学生实习实训、求职就业提供优质资源。
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。目前拥有教职员工770人,其中“双师型”教师287人,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4.89%,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3.07%。现有云岭教学名师1人、云南省省级教学名师2人、云南省高等学校卓越青年教师2人、获得云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教师1人,拥有云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,昆明市职工创新工作室1个,云南省虚拟教研室培育项目1个,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。
学校坚持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,学科竞赛水平不断提高。学校连续七年被评为“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”,拥有“省级校园服务平台”“省级众创空间”,荣获2018年度全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,学生累计获得省市区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奖项121项;设有昆明理工大学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—津桥分部、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-津桥分园,先后获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项目、云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项目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项目、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项目共计200余项。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,学校累计获奖700余项,其中国际级奖项、国家级奖项共计400余项。学校坚持应用型、国际化人才培养。学校与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,开展专业联合培养、课程嵌入,成建制式海外学习+实习,海外实习+就业,4+2本硕直通车、硕士奖学金、汉语志愿者等项目,交流人数累计超过5700余人,逐步形成培养外向型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特色,构建了海外学习+实习+升学+就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,为众多学子走向世界搭建良好的平台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学校将凝聚师生力量,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立足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融入新发展格局,坚持正确办学方向,坚持深化推进改革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不断开拓创新,助推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和云南省跨越式发展战略,找准学校服务云南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定位、新使命,为把学校建设成为“云南领先,区域知名,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”而努力。
(数据截止2023年6月)
| 招生专业 | 2024录取最低分 | 公共课考试科目 | 专业课考试科目 | 学费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自动化 | 200 | 高等数学+公共英语 | 电路 | 22000 | |
| 水利水电工程 | 217 | 高等数学+公共英语 | 水利类专业考试 | - | |
| 测绘工程 | 高等数学+公共英语 | 测绘类专业考试 | - | ||
| 文化产业管理 | 264 | 大学语文+公共英语 | 基础会计 | 22000 | |
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249 | 高等数学+公共英语 | 数据结构 | 22000 | |
| 监狱学 | 大学语文+公共英语 |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| 22000 | ||
| 汽车服务工程 | 210 | 高等数学+公共英语 | 机械设计基础 | 22000 | |
|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| 225 | 高等数学+公共英语 | 数据结构 | 22000 | |
| 软件工程 | 222 | 高等数学+公共英语 | 数据结构 | 22000 | |
| 会计学 | 299.5 | 大学语文+公共英语 | 基础会计 | 22000 | |
| 物业管理 | 259 | 大学语文+公共英语 | 基础会计 | 22000 | |
| 水务工程 | 184 | 高等数学+公共英语 | 水利类专业考试 | - | |
| 食品质量与安全 | 高等数学+公共英语 | 专业化学(无机及有机化学) | 22000 | ||
|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| 236 | 高等数学+公共英语 | 结构力学 | - | |
| 工程管理 | 241 | 高等数学+公共英语 | 结构力学 | 22000 | |
| 工程造价 | 242 | 高等数学+公共英语 | 结构力学 | 22000 | |
| 交通运输 | 271 | 高等数学+公共英语 | 机械设计基础 | 22000 | |
| 土木工程 | 252 | 高等数学+公共英语 | 结构力学 | - |
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春城昆明。学校创办于2001年,是一所以工学为主,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文学、法学、理学、教育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。学校现有高新、空港2个校区,占地面积约922亩,主校区空港校区位于昆明空港经济区。
建校20余年来,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累计为国家各行各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32000余名专业人才,为云南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供给、培养急需应用型人才、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、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学校是“云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”“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”“云南省优势特色民办本科院校”“云南省民办示范学校”“云南省教育厅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学校”“云南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”。学校通过了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“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”;获得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。
学校设有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、建筑工程学院、经济管理学院、法学院、语言文化学院、理工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体育课教学部,开办37个本科专业,其中测绘工程、建筑学、工程造价、工商管理、自动化专业是省级一流专业;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;建筑学、土木工程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;物业管理、监狱学专业是省内高校中唯一开设的专业;建筑工程学院、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是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单位;学校“津桥-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”2020年被评为“全国优秀华为ICT学院”。学校现有“云南省高校BIM装配式工程研究中心”“云南省高校数字化学习应用工程研究中心”“云南省高校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”“云南省高校绿色铝模板重点实验室”“云南省高校红土中污染物迁移机理研究科技创新团队”“云南省高校自然资源空间信息集成与应用科技创新团队”。














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、国家励志奖学金,以及校级综合奖学金、单项奖学金等,专升本学生符合条件均可申请,综合奖学金分一、二、三等奖,金额分别为 3000 元、2000 元、1000 元。
宿舍:
学校有5个食堂供学生就餐,能满足各地学生的口味,另外学校有清真食堂。
食堂:
每人每餐3元
平均伙食:
院校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云桥街(云瑞路)1369号
院校官网:http://www.oxbridge.edu.cn/
招生网址: http://zsb.oxbridge.edu.cn/
联系电话:0871-68353209
网上报名演练:2024年12月6日10:00—18:00,正式报名时间为2024年12月7日9:00—13日18:00
考生注册截止12月13日12:00,网上报名信息确认提交截止12月13日18:00,报名确认点现场资格审核截止12月13日19:00
准考证打印时间:2025年3月24日—28日;考试时间:2025年3月29—30日
美术学、艺术设计采用线下笔试方式,考试时间12月21日
音乐学、音乐表演、舞蹈学、艺术教育线上面试,时间12月19日9:00—22日17:00
考试成绩于2025年4月23日公布;成绩复核时间:4月24日18:00前
对本人成绩有异议的考生,须于4月24日17:00前,按要求申请成绩复核,逾期不予受理。
填报志愿演练:2025年5月6日9:00-18:00,正式填报原始志愿:2025年5月7日9:00-9日18:00
普通志愿。相应专业类别考生均可填报,考生可填报不超过20个普通志愿,每个志愿1所院校1个专业,不同类别不得兼报
